当前位置 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区镇动态

娄东街道家门口的幸福新坐标

时间:2025-07-22 14:24来源:娄东街道办事处访问量:
【字体:

在娄东街道浦溪社区华源上海城小区,50幢和52幢底楼的架空层曾是居民“又爱又恨”的角落——一面是小区公共空间的延伸,一面却因长期停放电动自行车、堆积杂物,成了消防通道的“堵点”、环境卫生的“痛点”。如今,这里已华丽变身为“海棠邻里驿站”,阿姨们围坐织毛线,孩子们在图书角翻书,年轻妈妈们交流育儿经……曾经的“问题空间”,正以温暖的姿态,书写着基层治理的“民生答卷”。

党建领航,从“问题清单”到“民生台账”的破题之路。随着居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日渐攀升,原本规划为公共活动空间的架空层逐渐被“挤占”:电线私拉乱接、车辆堵塞通道、杂物堆积易燃物,成了基层治理的“老大难”。面对问题,浦溪社区没有“一堵了之”,而是以“红色引擎”激活治理动能。一方面,党总支牵头,吸纳小区党员、物业代表、居民小组长、楼栋长、居民代表等,在民主决策日讨论表决,将“要不要改”“怎么改”的决策权交到居民手中;另一方面,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,明确“疏堵结合”的改造方向,既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(在52幢附近增设1处集中充电车棚),又盘活架空层空间打造便民服务阵地。

居民自治,从“旁观者”到“主人翁”的角色之变。值得关注的是,改造不仅解决了物理空间的问题,更重塑了居民的参与意识。通过驿站改造的全程参与,形成了“党员带头、小组长跟进、居民参与”的自治梯队。现在在小区里碰到邻居,聊的不再是“这事儿没人管”,而是“我们一起去驿站坐坐”。随着海棠邻里驿站正式启用,改造前后的对比,更直观地展现了治理成效:电动自行车乱停现象清零,消防隐患投诉量同比大幅度下降。曾经的“矛盾集中点”,成了“和谐增长点”。

服务走心,从“空间改造”到“幸福升级”的内涵延伸。改造只是起点,如何让驿站“活起来”“暖起来”,才是关键。为此,娄东街道浦溪社区以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为依托,携手浦溪社区卫生服务站,为海棠邻里驿站量身定制了“1+1+X”服务体系,即1个红色服务站(提供政策宣传、咨询等基础服务);1个健康驿站(提供免费血压测量、基础疾病科普等);“X”是根据居民需求动态调整的特色服务(如绿植换旧书、便民缝补、磨刀服务、公益理发等)。

从“消防隐患点”到“邻里连心站”,海棠邻里驿站的蜕变,不仅解决了具体的民生问题,更探索出一条“党建引领、居民自治、服务赋能”的基层治理路径。未来,娄东街道浦溪社区将继续以海棠邻里驿站为支点,深耕“微治理”、做细“暖服务”,让更多“问题空间”变成“幸福场景”,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温暖,在每一个社区角落生根发芽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x
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太仓市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,是否继续?

Baidu
map